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12章 治本之策

第113章 治本之策

不仅仅是金田团营那边缺武器。

骤然扩军四倍,彭刚的红莲村团营也缺武器。

虽说此前攻打武宣县城缴获了武宣武库,以及驻防的武宣绿营、团练的武器。

可这批军需彭刚匀了一半给杨秀清,並非全是他一人所得。

冷兵器的缺口比比较小,再有个十几个天,红莲村兵工厂就能补齐冷兵器的缺口,甚至还能囤积储备一些冷兵器。

缺口最大的是热武器。

算上在武宣县城缴获的三门劈山炮、六十五桿鸟銃、九支抬枪。

彭刚现在有十五门劈山炮、四百六十五桿火銃,其中有一百二十桿是燧发銃,以及九支抬枪。

扩编之前,彭刚六个连的火器兵占比正好是一半多一点,和清军绿营基本处於同一水平。

扩编之后,火器兵占比猛跌至不足五分之一。

十五门劈山炮听著虽然多,实际上大都是重量不到两百斤的小炮,说穿了就是大號的抬枪。

这些炮用来打野战,攻打攻打普通民宅尚可。

想要用这些小劈山炮攻城,无疑是痴人说梦。

杨秀清带著两门六百斤的炮强攻武宣东乡的黄家土堡都没啃下来呢,更不用说这些小劈山炮。

原以为在打下武宣城县城后,能搞到一两门重炮日后用於攻坚。

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在武宣的时候他將武宣县城里里外外搜了个遍,也才找到六门勉强能用的小劈山炮。

彭刚因此事耿耿於怀,还专门审问了俘虏来的潯州协绿营守备黄灿以及千总陈南山。

审讯之下才得知,清廷对重炮的控制非常严格。

莫要说武宣县城,哪怕是府城,也没几个有彭刚想要的红衣大炮。

整个广西只有有三百八旗兵驻扎的省垣桂林和军事重镇柳州才有重炮。

重炮短时间內怕是搞不到了。

现在以太平军的实力打桂平城都费劲,更遑论桂林和柳州这两座重镇。

只能等广东副都统乌兰泰进入广西剿太平军后给他当运输大队长送上一波。

这廝是满洲正红旗出身的旗人,一路从火器营鸟枪护军做到了一省副都统,对火器情有独钟,喜欢用火器,目下掌握著广州八旗的火器营。

仅靠自製,短时间是难以填补火器的巨大缺口,在乌兰泰来广西之前,只能想办法打打广西绿营,靠缴获应急。

彭刚编了六个营,每营四百三十二人。

仔细斟酌一番后,决定將四百六十五桿火銃集中使用,装备一个火銃营。

剩下的五个营。

三个营组建为长枪营,先让谢斌带著他们练习长枪。

两个营的艇军旧部,则组建为艇营,让罗大纲、陈阿九带著他们在练步操,明纪律之余操练水战,巩固他们的老本行。

在此之外,利用现有的劈山炮和抬枪额外编练一个劈山炮连和抬枪连。

武宣一役彭刚得了大量的布匹。

彭刚画了几幅交领衣短衣的草图,连同布匹一併送到女营。

让赵晗薇和三个舅娘们带领女营中善女工者製作一批交领衣作为军服。

忙完这些,彭刚回到住所,展开这两年来不断补充完善的广西舆图、潯州府舆图,思考接下来如何应对清军的围剿反扑。

紫荆山、平在山、金田一带上帝会经营时间长久,根基稳固。

尤其是紫荆山,自冯云山进山传教以来,经营时间长达五年,紫荆山群眾基础好。

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三面环山,东北为平南县之鹏化山区,西南为贵县之莲山、龙山,北为绵延不绝的大瑶山。

南有黔江阻隔。

是一面临水,三面环山的兵家险地。

山区地形易守难攻,他们对当地地形的熟悉程度远胜於清军。

以紫荆山、平在山、金田为依託,短时间坚守,为团营训练爭取三四个月的时间,肯定是没问题的。

当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那就是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实在太穷了,物產不丰,无法长期供养五万人,只可短期坚守。

只要清军將帅督师脑子没问题的话,肯定会採取坐困之策,想法子困死他们。

广西清军虽然胆怯,士气较低。

让他们进山剿五万之眾的上帝会会匪,肯定是没这个胆量和能力。

但派遣重兵大炮死守封锁主出山要隘,断绝上帝会与外界的联繫,切断上帝会的补给渠道,这个能力清军肯定还是有的。

虽说彭刚得了武宣县城及其周边村墟的粮食物资,可於整个上帝会集体而言,也只够食用三四个月。

当然,彭刚由於准备充分,不仅团营令之前就未雨绸繆,购买囤积粮秣。

团营令后又主动攻袭武宣县城,取武宣之粮为己所用。

他的存粮是各部中最充足的,能维持八个月左右的消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