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上帝会毕竟是一个集体,如果总部那边以及其他部署知道他有余粮,肯定会让他调拨粮食支援总部或者上帝会的其他部署。
想要不被清军困死於紫荆山平在山根据地。
赶在清军合围之前,儘量多囤积物资只是治標之策。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扩大根据地,扩展上帝会的活动空间。
不致让清军扼守几个山口就能断绝他们同外界的联繫。
扫了一遍地图,彭刚的目光最终停留在黔江上。
黔江水道!
广西绿营烂,广西的绿营水营更烂!
桂省水营羸弱不堪,连像样的舟船都没几艘。
彭刚现在可是收编了长期活跃於黔江、潯江两江之地的艇军武装!
在武宣所抄缴的舟船数量也很可观!
水战乃艇军所长。
艇军此前虽未能成事,可从来没有败给过广西的绿营水营。
基本都是在上岸后被清军的陆师打败的。
有两个以諳熟水性的艇军旧部为班底组建而成的水营。
彭刚完全不怵广西绿营的三个水营,同清军爭夺黔江的制江权。
只要掌握了黔江的制江权,他即可將活动范围扩展到黔江两岸,甚至是下游的潯江两岸地区,不致从外界获取物资的渠道被清军完全切断。
当然,並不是说只要控制了黔江的制江权清军就困不死他了。
而是清军一旦没了黔江的制江权,封锁他的成本將大大增高。
必须拉长封锁线,在黔江南岸分兵扎营,时刻监视他的动向。
清军的封锁线一旦拉长,兵力分散,就容易出现漏洞。
彭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传闻冯云山和洪秀全他们要拉他进核心决策层,不知道这件事何时能落实。
彭刚之所以不愿现在去金田,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
上帝会决策层的主张是集中所有兵力於金田蒙冲的总部根据地,以期面对清军即將到来的围剿时能对清军形成兵力优势,以眾击寡,击败清军。
而彭刚不想放弃苦心经营了两年有余的平在山根据地,他的想法和决策层的决策有分歧。
倒不是说萧朝贵、杨秀清、冯云山等人的决策是错的。
他们的主张也没有问题。
问题是清廷毕竟是掌握了整个国家机器,可以调遣广西的资源,乃至全国的资源围剿上帝会。
集中兵力击败了第一波清军的围剿,还有下一波。
打一两次胜仗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彭刚的想法则比较积极激进。
如果他能进入核心决策层,制定上帝会接下来的战略部署。
他甚至想將石达开、秦日昌这支战斗力强悍的贵县军团部署在潯江南岸,扩展根据地的战略纵深。
同他在北岸的平在山军团遥相呼应,断绝柳州、桂林方向来的清军通过较为便捷的黔江水道驰援潯江流域的清军,运输柳州、桂林的粮秣军需。
且贵县来土之爭已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他和石达开、秦日昌都有贵县来人这层身份。
只要能在黔江南岸的贵县立足,他们还能与清军周旋的同时,源源不断地吸纳贵县的来人补充进队伍。
然而这些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
上帝会决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株守金田和紫荆山。
在没进入决策层之前,他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
总部决策层更不可能让他调配调石达开、秦日昌的两部劲旅。
彭刚已经收编了艇军,实力暴涨。
要是石达开和秦日昌再为彭刚所用,他能直接拥有与总部分庭抗礼的实力。
而且他们三人都是贵县同乡,就算彭刚没有这样的想法,也很难阻止其他人往这方面想。
石达开、秦日刚从白沙圩北渡潯江后。
石达开为了和彭刚保持紧密联繫,相互照应,本来是派遣了石镇仑的一支石家偏师和彭刚匯合,协助彭刚守碧滩汛。
不过很快被总部那边叫停了,总部命令石达开和秦日昌麾下的所有贵县会眾,即刻全都到金田营盘集合团营,不得延误,更不得分兵。
“军长!重大军情!”
彭刚正懊恼间,伤势恢復得差不多的谢斌冒冒失失地跑了进来,面色严峻。
谢斌虽然资歷很浅,可念在行伍出身,又有些本事。
这次扩军,彭刚提拔他为营长,统带一个长枪营,並且作为长枪教官负责长枪兵的训练。
“进来坐下,先把气喘匀慢慢说。”彭刚搬了个去年秋天刚打的草墩子来让谢斌坐下把气喘匀了再说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