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吏附耳低声道:“县尊,百姓多有同情上帝会会匪之言,若要重建武宣法度,恐怕须严明法纪,杀一儆百。”
李孟群冷著脸一字一顿道:“不杀贼心不死,不立威民不服!若今日不剿尽余贼,重建规制,武宣上下都要以为『烧衙施粥』才是真天理了!这不是天理,是乱我大清!此风断不可助长!”
李孟群最气的倒不是上帝会会匪烧了县衙。
烧县衙的勾当,他身旁的张嘉祥也干过。
去年张嘉祥就烧了贵县的县衙。
李孟群最气愤的是上帝会会匪居然烧了县衙给武宣百姓施粥。
张嘉祥求的是財是官,上帝会会匪显然另有所图,他们要的是民心。
上帝会会匪拆的哪里是县衙,煮的哪里是粥?
分明是拆大清朝的根骨,煮皇上的顏面!
思及於此,李孟群猛地转身,对著街边围观的百姓,眼神凛冽如刀:“你们都记著!衙门是朝廷的麵皮,烧县衙,便是打皇上的脸!
朝廷的粥,是施恩!贼匪的粥,是诱命!喝贼人给你们的粥,是饮鴆止渴!是拿你们子孙的百年安稳去换你们一时饱腹!你们以为贼兵是来救你们的?他们是来害你们!蛊惑你们造反的!”
远处有几个衣衫襤褸的百姓低声议论著。
“诱命粥可比你们的施恩粥好喝。”
“可人家起码让我们吃上饭咧。”
“老子连媳妇都娶不起,哪来的子孙?”
李孟群听力好的出奇,这些话他听得真切,气得几乎发颤:“目无王法!胆敢与贼人唱和?来人!给本官拿下这几个刁民!”
抓了几个“刁民”,李孟群又对黄书吏交代说道:“从今日起,全县重编保甲,绘户造册,凡曾接受贼匪賑粥者,一律记名!”
黄书吏一愣:“李大人,几乎整个县城的百姓都喝过上帝会会匪施的粥啊”
李孟群闻言只觉一阵头晕目眩,上帝会会匪,比他料想的更加有手段。
杀一儆百可以,可他確实没办法把整个县城的人都杀光。
至少他带来的这些人,不够。
“张千总,带著你的人征粮去吧,閔军门不日就要抵达武宣,你好好表现。”缓过神,李孟群交代张嘉祥去征粮。
为閔正文的部队征粮只是明面上的说辞。
閔正文沿途饱掠,至今还未抵达武宣县城,肯定是不怎么缺粮餉的。
武宣县仓廩已空。
李孟群带来的这些绿营和桂平团练也要吃饭发银,后续重办武宣团练,也需要钱粮。
閔正文的这支绿营兵,一路行来不买不借,沿岸劫村掠墟,鸡犬不留。
反倒是帮了彭刚和上帝会大忙。
上千名遭兵燹的武宣百姓来到平在山投彭刚。
彭刚不是第一次纳收武宣人。
上一回他离开武宣,也曾带走了一千三百武宣人。
只是上一回,来投他的武宣人基本都是来人以及生活本就贫苦无依的穷人。
这一回,专程来平在山投彭刚的人中,居然还有少部分富户。
看来对待武宣百姓,没什么脑子的閔正文和他的柳州兵们,倒是做到了一视同仁。无论贫富,全都抢。
新近来投彭刚的武宣人和閔正文的兵马直接接触过。
他们所知道的部分信息,比彭刚派出去的侦察兵传回来的情报还要详细。
閔正文的队伍有七八千人,队伍中不乏柳州土司兵。
“除却民夫,閔妖头的兵丁团练当有四千之数。”
在分析搜集到的情报后,彭刚对閔正文所部的兵马人数做出了估算。
“我原来想著,等在金田团营三四个月后,再寻找机会歼灭本地的清妖军队。
东乡一战后,我觉得也不一定非要执著於一定要把新兄弟练到老兄弟这种程度才能上阵。清妖的军队没有我们预想的那般能战。真正的强军不是光靠练就能练出来的。”
杨秀清没有被四千清军嚇退缩动摇,仍旧坚决支持打閔正文的柳州兵和桂林兵。
杨秀清的中军为太平军精锐,都是整训了一年有余的老兄弟,其中多数参加过蒙冲攻堡战与不久前的东乡之战,为太平军中的精锐。
除了留下五百人用於防守东乡的紫荆山西大门外,杨秀清的余下两千中军,並一千精挑细选出来的牌面皆已抵达碧滩汛。
萧朝贵虽然负责坐镇金田总部,防著李殿元的潯州协绿营和顾元凯的团练偷袭金田总部。
但也派遣了前军的两营牌面由营长林凤祥、李开芳统带,前来碧滩汛助战。
冯云山的后军,韦昌辉的右军,石达开的中一军,则是倾巢出动。
足见太平军对此次大战的重视。
彭刚的左军自是不必多说,黔江是他的主场,他肯定是要全力以赴,把所有的家当都压上。
如果放任閔正文大摇大摆地进入桂平城,他扩展根据地,经略黔江南岸,爭取更广阔活动空间的计划,无从谈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