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缴获
杨秀清也认为眼下太平军兵力虽多,可大部分天军圣兵缺乏实战经验却是不爭的事实。
战前搞搞降僮仪式,天父附体確实能起到一些激励士气,鼓舞人心的作用。
但天父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激励士气而已,无法取代实打实的训练与实战。
这一点杨秀清还是心知肚明的。
正当眾人以为杨秀清调集各军近战精锐,是想要一鼓作气吃掉山头上的桂柳兵与团练时。
杨秀清提出的战术却是车轮战。
四支参与进攻的队伍轮番上阵,把山头上的桂柳兵与团练当做磨刀石慢慢磨礪天军圣兵的將士们。
提督亲兵与桂柳绿营营官们的亲兵当磨刀石陪练,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於鼓角爭鸣声之中。
精力充沛、士气昂扬的太平军向山头上人困马乏、饥渴难耐的桂柳兵与团练发起进攻。
最先披掛上阵的是林启荣的中军三营。
鏖战两刻钟,林启荣引兵有序撤退。
谢斌带领的左军三营无缝衔接,接替了林启荣的攻击阵位。
谢斌尚在鏖战之中,胡以晃所带的后军三营已经排好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隨时准备接替谢斌的左军三营。
如此循环往復,持续了整整两轮的车轮战。
山头上疲惫不堪的桂柳兵和团练们纷纷泄气。
近战搏杀对体力的消耗极大,到最后桂柳兵和团练连刀子都快挥不动,长枪都快端不稳了。
而太平军每次轮换上来的士卒,至少都得到了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两轮车轮战下来,太平军刺死砍死两百一十五名桂柳兵和团练,其中半数都是提督和营官们的亲兵。
就连桂柳兵的主心骨刘永清,也在第二轮的论战中被谢斌一枪刺死。
刘永清一死,桂柳兵们吊著的最后一口气终於散了。
山下的太平军还没打过癮,山上的清军便集体丟下兵刃投降。
为了山上的桂柳兵和团练陪练更长时间。
杨秀清等人甚至刻意封锁了李殿元所部的潯州协援兵已被他们击溃狼狈逃回桂平城內的消息。
不想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所谓的广西绿营精锐和团练,也仅仅只是坚持了两轮而已。
閔正文在太平军首轮进攻时便已惊惧而死。
閔正文的这个死法令彭刚、杨秀清等人大开眼界。
一省提督,没死在敌人的刀兵之下,居然被活活嚇死。
这个死法当真有些幽默。
攀至山顶,在清军降卒的指认下找到閔正文的尸体。
他们发现閔正文並非一身戎装,亦不著官袍,而是穿著一袭满是泥污的长衫后,太平军的將领们更是开了大眼。
若非清军降卒指认,他们还以为此人是閔正文的幕宾呢。
谢斌从閔正文的尸身上搜出兵符,旋即抓起閔正文的手查看,两手手掌白净得跟大家闺秀的手掌似的,没有任何茧子。
这样的人都能当上一省提督,清军要是不败,那才是没有天理。
太平军诸將对閔正文鄙夷不屑,但对於能在乱军中组织突围,最后战斗至死的柳州协提督中营都司刘永清,还是比较敬重的。
若非刘永清苦苦支撑,五天前,閔正文的这支大军早在黔江上就全军覆没了。
刘永清也是太平军自起事的三个多月来,所遇到的最有血性,最有能力的绿营军官。
刘永清统御下的桂柳绿营的团练,也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和太平军打得有来有回的清军。
不少太平军將领都认可刘永清是一名好汉,为刘永清的死感到有那么一点遗憾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