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提督中营的营官不是参將么?怎么是一个都司统带你们?”谢斌找到被俘的千总李成彪讯问道。
印象中,柳州协提督中营这样的大营,营官不是参將至少也应该是个游击才对,不可能是一个小小都司。
“张参戎身体抱恙告假,所以由刘都戎统带我等。”李成彪解答了谢斌的疑问。
大藤峡战事结束,彭刚班师回到的北岸的碧滩汛。
此战乃彭刚有生以来参与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也是左军自成军以来的第一战。
当然,也是截止目前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事。
火銃营和炮连倒是没出现伤亡。
伤亡主要集中在跳帮作战,抓清军民夫俘虏的两个艇营,以及三个长枪营上。
艇营伤十二人,阵亡三人,长枪营伤十八人,阵亡六人。
阵亡名单中,有一人是长枪营的组长,三期学员。
虽有伤亡,但大藤峡一战每个营都实实在在地收穫了实战经验,有了参加大规模会战的经验。
比起几乎全歼閔正文大军的战果,这样的伤亡彭刚能够接受。
这次参战的士卒大部分是新兵,上万大军交战,敌方又是广西最为精锐的清军部署。
装备上也没有实现技术上的碾压,老实说,能打出这样的交换比已经很漂亮了。
打扫完战场,各军军长於碧滩汛瓜分战利品。
由於大藤峡战役期间,彭刚为全军提供后勤保障。
所缴获的粮肉全归彭刚。
钱粮方面,彭刚总共分到了一千三百二十五石粮食,两千九百八十四两白银。
船只方面,除了閔正文的提督坐船太平主洪秀全点名索要,不能分之外,其他的船,六军均分。
彭刚分到了三十七艘船。
武器方面,閔正文军火器化率很高,六成绿营兵,四成团练装备有火器。
除却战场上损耗的,掉进黔江里的,最后找到了一千二百八十一支火銃,其中八成都是清军標准的精良鸟銃。
彭刚分到了一百三十八桿鸟銃,四十桿土銃。
所缴获的火炮,则是较为令人失望。
閔正文军所携带的火炮,以劈山炮为主,大小劈山炮携带了六十八门之多,五百斤以上的重炮则只有四门。
四门炮皆是嘉庆年间所铸的铁炮,屎状炮尾,还是缺了块的那种屎状。
炮身沙眼密布、炮膛粗糙、引火孔比彭刚的小拇指都粗。
四门炮皆粗劣不堪,饶是如此,杨秀清等人还是把这四门炮当成宝。
彭刚短期內不打算攻坚拔寨。
打野战,自製的劈山炮也能凑合著用,带著劈山炮行军也更加方便。
最为关键的是,炮兵连的炮兵都是彭刚用宝贵的火药餵出来的,彭刚还会抽空教他们数学,倾注了很多心血,都是他的宝贝疙瘩。
彭刚捨不得让他们冒险用这种炸膛风险高的火炮。
彭刚索性做个人情,不与其他军长爭抢重炮,但他多要了四十桿鸟銃作为补偿。
其实比起缴获嘉庆、道光年间的炮。
彭刚更愿意缴获乾隆前期祖宗辈的火炮。
那些祖宗辈的火炮,老归老,起码工艺是过关的。
武宣一战,彭刚缴获的劈山炮中,状况最好的两门全是乾隆初年造的。
嘉庆、道光两朝造的炮简直没眼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