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威胁的沙俄此时战略重心在近东的奥斯曼帝国,无意东顾。
即使东顾,欧亚铁路的动工都是本世纪末的事情了。
受限於地理阻隔,沙俄也没办法向中亚,东北亚边境投射多少军事力量,威胁到清朝。
除非清朝自己认怂,不然沙俄很难从清朝割占领土。
当然,即使割占了,也无法威胁到清朝的核心腹地,动摇清廷的统治。
这一时期,清朝的主要威胁来自於海疆,任何海军比清朝强的列强,都能进犯清朝,从清朝身上割肉讹財。
和左宗棠探討了一夜舆地之学,左宗棠沉湎其中。
翌日,左宗棠和郭崑燾又想到彭刚零陵大营四处参观一番。
彭刚没有放虎归山的打算,就让张泽带著他们两人四处走走看看。
路过新兵训练营,广西老兵们不是在训练湖南新兵,就是在教湖南新兵唱《逐满歌》,以及《大刀向韃子们的头上砍》等或是刪减,或是魔改过的歌曲。
这些歌听得左宗棠和郭崑燾头皮发麻,脖颈生出凉意。
比之军营,左宗棠和郭崑燾最为感兴趣的是左军的童子营。
彭刚不仅给三期的学员授课,童子营的童子们,无论是广西童子还是湖南童子都要上课,只是教授的內容要比三期学员简单得多,也少得多。
只教授彭刚所创的拼音,简单的常用字,以及初级数学这些简单基础知识。
给他们授课的老师,也都是没比他们大几岁的年轻孩子,这些孩子亦是师承彭刚。
授课方式也很新奇,以几十个孩童为一班,围在一面黑板前听孩儿老师讲课。
左宗棠和郭崑燾旁听了几堂课,觉得这种授课方式效率要比传统的私塾模式高很多,能一次教很多名学生。
左宗棠和郭崑燾不禁暗暗称奇。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要比军营练兵给他带来的衝击还要大。
批量练兵之法古已有之,批量教授孩童识字,他们都是头一遭见。
他们两人都是读书人,心里很清楚这意味著什么。
即使彭刚得不到天下士子的支持,也能自己批量培养他想要的士子。
况且,目下也不是没有读书人投奔彭刚,在彭刚麾下效力。
“如果短毛的这种授课方式得以推广,一个老师能教授好几十个学生,纵然一班之內有顽皮的学生,还是有很多学生能学到东西,比之私塾,事半功倍!”左宗棠感慨道。
郭崑燾也不得不承认:“北王乃英才,奈何为贼啊。”
“何为贼?”左宗棠反问道,“陈涉吴广於暴秦是贼,朱元璋於元庭,亦为贼。”
经过学术交流和这些天的相处,左宗棠对彭刚的態度已大有改观,变得举棋不定。
“季高以为北王更像陈涉吴广还是朱元璋?”郭崑燾逮住左宗棠这个话茬问道。
“陈涉吴广没有好下场,给朱元璋当臣子的,又有几人能得善终?”左宗棠沉吟片刻,说道,“他就是他。”
进入五月,杨秀清於郴州招兵买马毕,北上永兴县,於永兴县乘船前往衡阳,欲同左军会师合兵一处。
北上之前,杨秀清给彭刚下了天父圣旨,要求彭刚前往永州府接应冯云山部入湘。
彭刚在永州府、衡州府两府的徵兵纳新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
现在左军营伍已有十五万之眾,在湖南吸纳的新人,青壮比例比较高。
左军不必再为后备兵源发愁,也差不多该移营离开湘南北上了。
左军营伍的人招的差不多了,彭刚並未就此暂停招兵纳新,仍旧继续招兵工作。
冯云山的南殿在全州堵御广西清军主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需要补充新鲜血液。
这些人彭刚是为冯云山的南殿招的。
出发之前,彭刚回信杨秀清,告知杨秀清,他即刻出发南下接应冯云山,同时提醒杨秀清,赛尚阿已於长沙集结了大量兵马,不宜孤军冒进深入,若赛尚阿举兵南下,务必阻敌于衡州府之外。
杨秀清军事指挥才能要远胜於萧朝贵,是难得的帅才,彭刚对杨秀清在军事上的表现还是感到十分安心。杨秀清应该不会整什么么蛾子。
得知彭刚要拿下全州城和广西的清军兵团交战,左宗棠和郭崑燾很有兴趣,想亲眼见识见识,左军是怎么打仗的,要求隨行。
彭刚允许两人隨行左右,让他们看看,清廷官军,在左军面前是多么的不堪,击碎他们两人,尤其是那位左宗棠的“学生”对清廷的滤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