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玄幻魔法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61章 吴三桂的遗產

第262章 吴三桂的遗產

降僮毕,享受万眾顶礼膜拜的杨秀清仍未尽兴。

为破旧立新,展现太平军之武功,杨秀清当即对岳州府进行改名,改岳州府为得胜府,连还没打下的武昌,都为避韦昌辉的名讳,顺手更名为了武瑲。

太平天国高层热衷於更改地名,在岳州府已初见端倪。

比之洪杨等人的大肆庆祝,彭刚更关心的是石达开在岳州府所获的吴周大炮。

攻占岳州,翼殿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仅水师部队规模迅速膨胀。

更是找到了秘密埋藏或沉入地底水中的火炮。

这些火炮为三藩之乱期间,平西王吴三桂埋葬在岳州,用於抵抗清军的火炮。

时隔一百七十余年,这些埋葬於地底水里的大炮才得以重见天日,再度肩负起它们未竟的使命。

“岳州.得胜府武库封存的军械很多,库中所藏器械,有很多是当初吴三桂所制的武器,除锈之后,要比咱们以往所缴获的清妖军械都要好。”

应彭刚要求,石达开带彭刚前往查看翼殿在岳州得到的军械。

翼殿在岳州所获得的武器太多,连大头兵都换了新枪头、新佩刀招摇过市。

这事瞒不住,诸王除了韦昌辉,都在巴陵,这么多军械,石达开吃不下。

石达开也不遮掩,大大方方地带彭刚去看新得的大炮。

当然,带彭刚来看这些炮,石达开也有他的目的。

“埋藏了大一百七十多年的炮?还能用么?”彭刚好奇地问道。

“经过修復,一大半还可用,尤其是铜炮,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炮,不想大炮还能造的如此精美。”石达开言辞凿凿地说道。

出了城门,只见二三十个精著身子的汉子正在將火炮沉入水塘之中。

不消说,多半是杨秀清想復现当初金田村犀牛潭天父天兄赐神兵的神跡。

故而交代石达开將大炮沉塘,等天父附体之后,再打捞上来。

没多久,石达开带著彭刚来到了专门修復大炮的翼殿武器作坊。

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门摆放在中央的四五千斤重炮。

但见炮身横臥在新制的樟木炮架上,青黑色的锈跡已被刮除,现出青铜底色。两个赤膊汉子正用浸透米醋的麻绳反覆摩擦炮膛,酸腐气息混著铜腥味刺入鼻腔。

炮膛炮身皆十分光滑,用料很足,做工极为精良,炮身上还有周王元年(1678年,即昭武元年)的铭文。

吴三桂当初造这些炮是为了造反,吴周政权初期所造的大炮,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难怪石达开会说这些炮是他见过的最好炮,彭刚来到这个时空以来,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漂亮的炮。

出土的一百七十多年前的古董火炮,竟然比清军现役的火炮还好,真是讽刺。

清朝在技术层面的停滯不前乃至落后世界,只是清朝最微不足道的一个缺点。

思想与体制的系统性僵化远比技术落后更为致命。

彭刚略略查看一番了正在修復的七八十门大小不一的古董火炮。

石达开所言非虚,確实还有一大半火炮有修復价值。

这些古董大炮不仅有铜炮、铁炮,还有不少內膛镶有铸铁衬管的铜铁复合结构大炮,这种工艺在明末澳门的葡萄牙人经常用,后为明廷所吸收並仿造。

“好炮!”过足了眼癮,彭刚不吝称讚道。

“只可惜我这里没有像北殿炮营那般专业炮手。”石达开偏头看向彭刚,问道。

“七哥,我能否用炮向你换些炮手来到教官,为我训练炮手?”

虽说岳州得来的大炮石达开肯定是要上交一些,不过翼殿能留下的大炮数量也很可观。

石达开可以藉此机会,效仿北殿,组建专业的重炮部队。

翼殿不是没有熟练的炮手,可翼殿的炮手不仅比较少,多数翼殿炮手只会自己用,不会教。

不像北殿炮营的那些炮手,不少炮手粗通文墨,会简单的算术,还会教新人用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