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侠修真 > 水元成神,终为天地山川主 > 第228章 黄粱一梦

第228章 黄粱一梦

“马使者,王县丞有请。”

当马秀才收到来自县衙的传令时,他还只穿了身半旧的青缎皮褂,奔走于一群灾民难民之中,指导着众人修砌‘暗火洞子’。

去岁秋汛,今岁冬寒,冻毙者日有所闻。

虽然他马秀才百无禁忌,假借乾宁使的身份,便宜行事,查账收账,修建公馆,以工代赈,救助难民。

但光凭一己之力,又救得了几人,护得住几户?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奢望罢了。

而马秀才也何尝不知,自己这近日来的举动,早已在武清官吏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白的银子,如今却变成了灾民口中的粮,身上的衣,头顶的瓦。

一道道弹劾的札子,怕已雪片似的飞向了县丞、知府、乃至通州城的藩台、巡抚的案头了。

骂他‘邀买人心’、‘沽名钓誉’、‘假公济私’的,大有人在。

让前来报信的衙役,在屋里稍等片刻。

马秀才亲自动手,将一株不过四五尺高的香椿树,移植入洞里。

武清冬令酷寒,夏令瓜蔬皆难自然生长,全凭人工熏培方能得食,当地俗称“熏鲜货”。

而熏制鲜菜需用洞子,也就是掘地七八尺深,上覆阳坡式棚屋,前脸糊以窗纸,棚内架火增温,仿造出夏令气候。

洞子分暗火、明火两类。

而‘暗火洞子’,便是洞内砌起土炕,炕面铺土划成方畦,火道藏于炕下,仅让暖气流布洞内,无明火直灼之弊。

这洞子修建起来颇为复杂,数遍整个武清县,会者也寥寥无几,甚至有的人都觉得此法已经失传。

待洞子修建好后,畦中便撒籽,栽种黄瓜、茄子、扁豆等作物。

最终收获,卖于市场,售价不菲。

“记住了,这香椿树不需要强热,也不挤占栽种空间,上市时却能卖得高价,是极划算的熏鲜品类,只需提前培育好秧苗……”

马秀才细心指导一群灾民后,这才回到屋中,换了身虽浆洗得发白,但还算整洁的儒袍,和那官府衙役,一并离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马秀才这是在福泽一方,传下自救之法。

只要这方天地,还种庄稼,百姓们还需在地里刨食。

有此技傍身,便终归有条活路。

司农耕种,利在千秋。

而其实以马秀才的廪生名头,不说混得风生水起,只要略微经营下,开个公馆或者替人在私塾里教学,也能不愁吃住,在武清县当个人上人。

何必沦落到之前那食不果腹的境地?

只是……

太笨了,那些人都太笨了!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多愚笨之人,我把口水说干,道理说尽都蒙昧不解,反而衬托得顺安兄还是个才子起来!

不过还好,马秀才现在总算熬出来了。

乾宁使!

路上,这衙役一脸的欲言又止,最终悄悄问道,

“马爷,你这熏焙鲜货之法,可失传多年了,你是从哪里学到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里自有颜如玉……当然是从书里学到的。”

“啊?我也考了几年功名,我怎么没见哪本书里记载过?”

马秀才闻言,嘿嘿一笑,面带文人傲骨,略带不屑的看了眼此人,道,

“很简单啊,你看了也看不懂,看懂了也忘了,你们这些愚钝鄙陋,体散腥膻之辈,没看出什么门道也是自然。”

这衙役张了张嘴,脸庞骤然涨得通红,悻悻的盯了马秀才一眼。

没说话。

怪不得这么多人不待见马秀才,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想来大部分原因,都是落在他这张嘴上的。

祸从口出!

但有的人,却不愿被捂嘴噤声。

“到了。”

这衙役将马秀才引至县衙门口,便不再继续带路,逃也似的转身离去。

“马兄。”

忽然,一道沉静声音传来。

马秀才循声望去,不由得眼前一亮,道,

“沈兄!好久不见!”

来者便是马秀才的同窗故友沈墨川,如今高居武清县教谕之位,统领全县生员教育事务。

沈墨川表情复杂,深深看了马秀才一眼,道,

“马兄,听我一句话。”

“怎么了?”马秀才目露疑惑之色。

沈墨川道:“王县丞既然如此欣赏你,何必执迷不悟?马兄,就当个官吧。”

马秀才笑了,道,

“我道是何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只要能清清白白当官,我自然愿意。让一让吧,沈兄。”

沈墨川沉默着,挡在马秀才面前。

马秀才脸上笑意不变,只是朝沈墨川拱了拱手,这才从他身边绕过。

“马使,我们县丞老爷有请,在白虎堂相候。”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