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侠修真 > 水元成神,终为天地山川主 > 第228章 黄粱一梦

县衙的一个门子顶着雪跑来,打了个千儿。

白虎堂?

好名字。

马秀才颔首。

他整了整衣冠,随着门子踏雪而入。

沈墨川面露遗憾之色,久久伫立于风雪中,直到最终不见人影。

……

白虎堂内。

炭火烧得噼啪作响,暖烘烘的,与外面的酷寒恍如两个世界。

王县丞穿着一身厚实的漳绒袄,外罩貂皮端罩,正捧着一个手炉,见他进来,也不起身,只用下巴点了点下首的座位。

“县丞大人,灾民流离失所,冻饿交加,马某此番赈灾……”

马秀才坐下,平静开口。

“噫!”

王县丞打断马秀才的话,毫不在意的摇头道,

“你是我保举的乾宁使,你想作甚,谁也管不着,也不敢管!赈灾救民嘛,是好事!”

“那王县丞您,今日唤我前来是……”

马秀才有些疑惑。

不为税银,不为赈灾,难不成是找马某来对对子,吟诗作赋的?!

窗外风雪声更紧,扑打着窗棂。

堂内,炭火散发着团团暖意。

王县丞不慌不忙的呷了口热茶,吞吐出一股浊气,这才幽幽道,

“今日唤你前来,是想再问问你,可愿去越山道院进修,成为王某我的幕僚?我允你一个九品的闲官当当,还不收你的捐纳!怎么样?”

马秀才沉默了下,拒绝道,

“多谢王县丞好意,但马某就是臭粪坑里的石头,就要跟这乡试科举卯上劲。”

“那你想当好官吗?”

突然,王县丞目光深邃,轻轻一笑。

马秀才正襟危坐,颔首道,

“自然是想的。家父当年高中进士,一时没有实缺可补,便以候补知县的身份,在两江总督那里等待出缺,虽然被人陷害而死,临死前留下血书,要我清清白白做人……马某自然继承先父遗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当官。”

却是马秀才的先父,当年也牵扯进‘陇南冒赈案’之中。

陇南洪涝滔天的前几年,便已有苗头。

在赈灾银落实,送至陇南后,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赈灾银,两江总督便派遣马父当作查赈官员,前往陇南查账。

结果当地官员,上上下下沆瀣一气,贪污赈灾银不说,还要贿赂马父,掩盖罪行。

马父自然严词拒绝,便被当地官员,设计毒杀,又装作自缢而亡的模样。

马父或许提前预感到自己的死亡,只来得及给马良才留下一封血书,只写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当官’几个字,便戛然而止。

虽然,随着‘陇南冒赈案’的告破,真相已经水落石出,宣之于众。

当年那批官员,该杀头杀头,该流放流放,该调任调任,马父也沉冤得雪。

一切似乎都未发生过。

但恐怕无人能料到,这么多年了,有一个人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熬到了甲之年,却始终恪守当年那封血书。

王县丞闻言,不置可否,只是将一杯茶水推到他面前,

“此乃用安定门外,地脉所系的‘下龙’井甜水,所泡岩茶,你且尝尝。”

“多谢王大人。”

马秀才哪里喝过这等美茶,当即双手捧着,将茶碗接过。

茶香袅袅,透着一股异香。

他只是轻轻抿了一口,便忽觉困倦,便倚着香案沉沉睡去。

他似乎做了一场大梦。

梦中,他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便桂榜高悬,自己竟高中进士,殿试后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一时间,同年结交,座师青睐,鲜衣怒马,好不风光。

不出数年,由于功名过于耀眼,外放实缺,无需捐纳,便补了江南富庶之地的知县。

与其同时补缺的,还有他的曾经同窗,翰林出身的沈墨川。

官场如染缸,上司冰敬、炭敬,同僚节礼、寿仪,乃至下属“三节两寿”的孝敬,如潮水涌来。

他岿然不动,视其为清风拂面。

而他的同窗沈墨川,半推半就,渐至坦然受之。

两人便渐行渐远。

直到某日,一桩莫须有的罪名,凭空安他身上。

昔日称兄道弟的同僚、受过他恩惠的门生,或避之不及,或反戈一击。

妻儿流放,家产尽没,判斩立决。

“马良才,你自命清高,可知官场如市,不随波逐流者,唯有死路一条!”

行刑官立于监斩台上,冷笑连连。

他怒目圆睁,骂声未绝,刀光落下,一腔热血溅于雪地,染红了满地枯草。

沈墨川只在他的斩头刑场上出现过一次,替他收敛骸骨。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